教學工作

當前位置: 首頁 >> 教學工作 >> 正文

應用化學專業培養方案

發布日期:2023-03-16    點擊:

一、專業簡介

專業名稱:應用化學

專業代碼:070302

專業特色:應用化學專業是内蒙古自治區品牌專業,以服務民族地方經濟為目标,以工業分析和工業催化與材料為特色,以能力為導向,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系統、紮實地掌握化學基礎知識、基礎理論和基本技能,能夠在化學、化學工程、生命科學、材料科學、能源科學、環境科學、藥學等學科領域從事分析檢測、産品開發、生産管理等适應面寬、工作能力強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二、學制與學位

學制:四年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三、培養目标與畢業要求

1.培養目标

應用化學專業的培養目标:本專業立足内蒙古,面向煤炭資源、有色金屬和乳制品行業,培養具有家國情懷、高度的社會責任感、良好的科學、文化素養,能夠吃苦耐勞,紮根邊疆發展,并較好地掌握化學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能夠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具有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緊跟時代發展步伐,學習并利用現代化大型精密儀器,在化學及相關學科領域從事常規分析、過程控制、科學研究、技術開發、教育教學等工作的人才。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培養的學生畢業後經過5年的實際工作,能夠達到下列5個目标。

目标1:具備良好的人文科學素養和工程師職業道德,熟悉所從事行業領域的國家法律法規,具有環境保護意識和社會責任感,理解并能正确評價所設計的工程對象和從事的工程實踐活動對文化、健康、安全、環境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影響。

目标2:能夠運用數學、自然科學、工程基礎理論及其相關領域專業知識和現代工具,解決解決化工産品流程分析和過程控制以及新産品開發的實際複雜工程問題,具有從事本專業領域設計、開發、制造、運行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能力。

目标3:能夠在專業實踐和多學科背景下的團隊中展現獨立工作、團結協作和組織領導能力,能主動地适應社會發展和環境變化,具有國際視野、良好的溝通交流和工程項目管理能力。

目标4:具有終身學習意識和能力,能通過繼續教育或其它途徑不斷更新知識、提升能力,持續跟蹤和了解本專業領域的新知識、新技術、新産品、新标準規範,并将其應用于專業實踐中。

2.畢業要求

根據專業培養目标,基于上述知識、能力、素質要求的描述、結合本專業課程設置、教學大綱等情況,本專業的畢業要求可以總結如下:

(1)工程知識:掌握并将數學、物理、化學等自然科學知識、工程基礎和專業知識用于解決化工産品流程分析和過程控制以及新産品開發的複雜工程問題。

指标點1-1:能夠将數學、物理等自然科學和相關工程知識運用到化工産品流程分析和過程控制及新産品開發等複雜工程問題的恰當表述中。

指标點1-2:根據具體的化工工程問題,分析确定其所遵守的原理方程,建立合适的數學與物理模型,并通過模型計算與實驗驗證,對研究對象進行合理優化。

指标點1-3:能将自然科學、工程基礎知識和專業基礎知識運用到解決化工流程分析、過程控制等複雜工程問題中,并提出解決方案。

(2)問題分析:能夠應用數學、自然科學和工程科學的基本原理,識别、表達、并通過文獻研究分析複雜的應用化學問題,以獲得有效結論。

指标點2-1:具有應用自然科學基本原理,識别、表達、分析化工過流程、過程控制及新産品開發等複雜工程問題的能力。

指标點2-2:具有運用電工、機械和應用化學等知識、針對化工生産過程中複雜的工程問題進行具體分析。

指标點2-3:通過文獻研究,能夠找到解決化工過程的工藝、設備及産品質量控制等複雜工程問題的方案,并能夠對各方案進行比較和分析;

指标點2-4:能夠分析化工過程的工藝、設備及産品質量控制等複雜工程問題,運用基本原理和文獻研究,提出解決方案并獲得結論。

(3)設計/開發解決方案:能夠綜合運用應用化學專業知識設計針對複雜化學方面工程問題的解決方案,設計滿足應用化學生産過程需求的系統、單元或工藝流程和工藝條件,并能夠在設計環節中體現創新意識,考慮社會、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環境等因素。

指标點3-1:具有運用專業基礎知識,分析複雜工程問題的能力,能夠根據化工産品實際需求,确定設計/開發目标,提出設計/解決方案。

指标點3-2:能夠根據化工産品的特定需求,綜合考慮社會、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環境等因素,對設計/解決方案的可行性進行研究。

指标點3-3:能夠集成單元過程進行工藝流程設計,對流程設計方案進行優化,并以圖紙、設計說明書、論文等形式呈現設計和開發成果,從而體現創新意識。

(4)研究:能夠基于自然科學的科學原理并采用科學方法對複雜應用化學科學問題進行研究,設計實驗、分析與解釋數據,并通過信息綜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結論。

指标點4-1:能夠基于科學原理及相關方法,調研和分析化工過程的工藝、化學産品開發質量控制等問題,提出初步解決方案。

指标點4-2:能夠基于初步解決方案,選擇技術路線,設計實驗方案,選擇或搭建實驗裝置,采用科學的實驗方法,安全地開展測試。

指标點4-3:能夠針對應用化學的複雜工程問題,采集、處理實驗數據,對實驗結果進行分析和解釋,并通過信息綜合獲得合理有效的結論。

(5)使用現代工具:能夠針對複雜應用化學問題,開發、選擇與使用恰當的技術、資源、現代工程工具及信息技術工具,包括對複雜應用化學問題的預測與模拟,并能夠理解其局限性。

指标點5-1:能夠運用計算機輔助設計軟件、工程制圖技術手段,結合相關專業知識,預測和表達應用化學設計方面的問題。

指标點5-2:能夠運用網絡資源與信息檢索工具等現代信息技術,進行文獻檢索與資料查詢,獲取應用化學綠色化、智能化方面理論與技術的最新進展。

指标點5-3:能夠恰當使用計算軟件、仿真模拟軟件及複雜網絡模拟資源,對其進行模拟與預測,并能理解其局限性。

(6)工程與社會:能夠基于應用化學相關背景知識進行合理的綜合分析,評價應用化學實踐和複雜工程問題解決方案對社會、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響,并理解應承擔的責任。

指标點6-1:具有工程實習和社會實踐的經曆,能夠正确認識化學與化工生産過程對環境和社會的影響。

指标點6-2:熟悉應用化學專業領域相關的行業标準、知識産權、産業政策和法律法規,以及企業健康、安全與管理體系。

指标點6-3:能夠基于應用化學相關專業知識對複雜工程實踐問題進行識别、分析,并評價冶金新産品、新技術、新工藝的開發和應用對社會、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潛在影響,并承擔社會責任。

(7)環境和可持續發展:能夠理解和評價複雜應用化學問題的工程實踐對環境、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影響。

指标點7-1:掌握應用化學對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評價方面的基礎知識。

指标點7-2:能夠從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角度評價應用化學相關領域的可持續性,并評價過程中可能存在的損害和隐患。

(8)職業規範:具有人文社會科學素養、社會責任感,能夠在應用化學實踐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職業道德規範,履行應盡的責任。

指标點8-1:具有正确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理解個人在社會、曆史和自然中的地位,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和人文社會科學素養。

指标點8-2:了解國情,理解中國可持續發展道路,自覺維護國家利益,具有推動民族複興和社會進步的責任感。

指标點8-3:理解工程師的職業性質和責任,在工程實踐中能自覺遵守職業道德和規範。

(9)個人和團隊:能夠在相關多學科背景下的團隊中承擔個體、團隊成員以及負責人的角色。

指标點9-1:作為團隊成員能夠正确處理個人利益和團隊利益的關系,能夠理解個體任務與團隊目标的關系,并且具備配合其他成員共同實現團隊目标的能力。

指标點9-2:具備一定的組織管理能力和較強的表達能力,作為團隊負責人能夠為團隊成員營造出和諧的工作氛圍并能充分激發他們的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

(10)溝通:能夠就複雜應用化學問題和業界同行及社會大衆進行有效溝通和交流,包括撰寫報告和設計文稿、陳述發言、清晰表達或回應指令。并具備一定的國際視野,能夠在跨文化背景下進行溝通和交流。

指标點10-1:具有外語聽說讀寫的基本能力,了解應用化學技術領域的國際發展趨勢和研究熱點,能在跨文化背景下進行溝通和交流。

指标點10-2:能夠将應用化學的研究結果以報告、論文、設計文稿等形式呈現給業界同行及社會公衆,并就應用化學複雜工程問題進行有效溝通和交流。

(11)項目管理:理解并掌握應用化學管理原理與經濟決策方法,并能在相關多學科環境中應用。

指标點11-1:掌握和理解經濟決策和工程管理的基礎知識。

指标點11-2:能夠将管理原理、技術經濟方法應用于應用化學生産、設計、研究開發等相關項目的評價及管理中。

(12)終身學習:具有自主學習和終身學習的意識,有不斷學習和适應社會發展的能力,身心健康。

指标點12-1:能認識不斷探索和學習的必要性,具有自主學習和終身學習的意識。

指标點12-2:掌握自主學習的方法,了解拓展知識和提高能力的途徑,适應應用化學行業發展的需求。

四、主幹學科

化學

五、主要課程及實踐環節

1.主要課程:無機化學、分析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化工原理、結構化學、材料化學、儀器分析、工業分析、電化學原理與應用、工業催化基礎、化學反應工程。

2.實踐環節:無機化學實驗、分析化學實驗、有機化學實驗、物理化學實驗、儀器分析實驗、工業分析實驗、工業催化課程設計、認識實習、生産實習、專業實驗、畢業設計(論文)。

六、教育平台構成、學分安排、畢業學分及學位授予要求

課程類别

學分安排

畢業要求

占畢業要求總學分百分比

必修

通識類必修課程

45.5

最低取得146學分

79.8%

學科基礎課程

49.5

專業必修課程

14.5

獨立設置實踐教學環節

36.5

選修

專業選修課程

35

最低取得27學分

20.2%

通識類選修課程

最低取得10學分

(其中美育類2學分;外語類2學分;創新創業教育類2學分;四史類1學分;人文社科經管類3學分)

畢業要求總合計

最低取得183學分

100%

學位授予要求:

1.修滿培養方案要求的學分,經審核準予畢業。

2.不含畢業設計(論文)必修課平均學分績≥70.0分。

3.在校期間無記過及以上處分。

七、教學安排

(一)教學計劃

通識必修課程

課程編号

課程名稱

考核方式

學分

學時/周數

開課學期

備注

講授

實驗

上機

實踐

226000101

軍事理論

考查

2

36

24



12

1


226000102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考查

2

32

16



16

1


227000101

大學生就業指導

考查

1

16

16




6


242000101

勞動教育(1

考查

1

16




16

1


243000105

大學計算機

考查

3

48

24


24


1


243000102

創業基礎

考查

2

32

24



8

3


265139120

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

考查

1.5

24

24




2


270000101

國家安全教育

考查

1

16

16




2


271000101

大學英語(1

考試

3

48

48




1


271000102

大學英語(2

考試

3

48

48




2


271000103

大學英語(3

考試

2

32

32




3


273000101

體育(1

考查

1

36

30



6

1


273000102

體育(2

考查

1

36

30



6

2


273000103

體育(3

考查

1

36

30



6

3


273000104

體育(4

考查

1

36

30



6

4


280000101

思想道德與法治

考試

3

48

40



8

2


280000103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考試

3

48

40



8

3


280000104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

考試

5

80

72



8

6


280000105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考試

3

48

40



8

4


280000106

形勢與政策(1

考查

0.25

8

8




1


280000107

形勢與政策(2

考查

0.25

8

8




2


280000108

形勢與政策(3

考查

0.25

8

8




3


280000109

形勢與政策(4

考查

0.25

8

8




4


280000110

形勢與政策(5

考查

0.25

8

8




5


280000111

形勢與政策(6

考查

0.25

8

8




6


280000112

形勢與政策(7

考查

0.25

8

8




7


280000113

形勢與政策(8

考查

0.25

8

8




8


280000117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考試

2

32

24



8

2


280000118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

考試

2

32

16



16

6


學分/學時(周數)合計

45.5

844

688


24

132



學科基礎課程

課程編号

課程名稱

考核方式

學分

學時/周數

開課學期

備注

講授

實驗

上機

實踐

264000103

工程制圖與CAD基礎A

考試

4

64

54


10


2


266000102

元素化學

考試

1.5

24

24




3


266000103

無機化學B

考試

3.5

56

56




1


266000105

有機化學A1

考試

2.5

40

40




3


266000106

有機化學A2

考試

2

32

32




4


266000110

分析化學B

考試

2.5

40

26

14



2


266000111

物理化學A1

考試

3

48

48




3


266000112

物理化學A2

考試

2.5

40

40




4


266129101

儀器分析

考試

3

48

48




5


266129102

材料化學

考試

2

32

32




6


267000103

電工學B

考試

2.5

40

34

6



4


268000101

高等數學A1

考試

5.5

88

88




1


268000102

高等數學A2

考試

5.5

88

88




2


268000106

線性代數

考試

2.5

40

40




2


268000107

概率論與數理統計

考試

3

48

48




3


268000112

大學物理B

考試

4

64

64




2


學分/學時(周數)合計

49.5

792

762

20

10




專業必修課程

課程編号

課程名稱

考核方式

學分

學時/周數

開課學期

備注

講授

實驗

上機

實踐

266115105

化學反應工程

考查

2

32

32




5


266115107

化工原理B

考試

4.5

72

72




5


266129103

結構化學

考試

2

32

32




5


266129104

電化學原理與應用

考試

2

32

32




6


266129105

工業分析

考試

2

32

32




6


266129106

工業催化基礎

考試

2

32

32




7


學分/學時(周數)合計

14.5

232

232






專業選修課程

課程編号

課程名稱

考核方式

學分

學時/周數

開課學期

備注

講授

實驗

上機

實踐

265000003

企業管理與技術經濟分析

考查

2

32

32




5

限選

266115114

化工導論

考查

1

16

16




2

限選

266115106

化工設計基礎

考試

2

32

32




4


266115115

信息檢索與網絡資源利用

考查

2

32

16



16

7

限選

266129107

化學實驗室安全與環保

考查

1

16

16




4

限選

266129108

今日化學

考查

2.5

40

40




5


266129109

分離化學與技術

考試

2.5

40

40




5


266129110

精細化工工藝學

考試

2.5

40

40




5


266129111

實驗設計與化學信息

考試

2

32

32




4


266129112

能源化學

考查

2.5

40

40




4


266129113

環境化學

考試

2.5

40

40




7


266129114

新型功能材料

考查

2.5

40

40




5


266129115

科技英語

考查

2.5

40

40




4

限選

266129116

食品安全與分析

考試

2.5

40

40




6


266129117

超分子化學

考查

2.5

40

40




7


266129118

生物質化學品

考查

2.5

40

40




6


學分/學時(周數)合計

35

560

544



16



獨立設置實踐教學環節

課程編号

課程名稱

考核方式

學分

學時/周數

開課學期

備注

講授

實驗

上機

實踐

226000301

軍訓

考查

2

3




3

1


242000402

勞動教育(2

考查

1

32




32

7


243000302

金工實習B

考查

2

2




2

4

11-12

266000203

無機化學B實驗

考查

1

32


32



1


266000204

有機化學A實驗(1

考查

0.5

16


16



3


266000205

有機化學A實驗(2

考查

0.5

16


16



4


266000208

物理化學A實驗(1

考查

0.5

16


16



3


266000209

物理化學A實驗(2

考查

0.5

16


16



4


266115205

化工原理實驗B

考查

0.5

24


24



5


266129201

儀器分析實驗

考查

1

32


32



5


266129202

工業分析實驗

考查

1

32


32



6


266129203

應用化學綜合實驗

考查

1

32


32



7


266129301

精細化學品設計與開發

考查

2

2




2

5

13-14

266129302

生産實習

考查

3

3




3

6

5-7

266129303

工業催化課程設計

考查

2

2




2

7

10-11

266129304

畢業設計(論文)

考查

16

16




16

8


266129305

認識實習

考查

1

1




1

3

11

268000203

物理實驗B

考查

1

34

4

30



2


學分/學時(周數)合計

36.5

282+

29

4

246


32+20



通識選修課程(創新創業教育類)

課程編号

課程名稱

考核方式

學分

學時/周數

開課學期

備注

講授

實驗

上機

實踐

266129419

創新創業實踐

考查

2.0







限選

不集中安排

互聯網+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

全國獎4學分,自治區獎3學分,校級獎2學分,參與未獲獎1學分

全國大學生智能互聯網創新大賽

全國獎4學分,自治區獎3學分,校級獎2學分,參與未獲獎1學分。

全國大學生設計大賽

全國獎4學分,自治區獎3學分,校級獎2學分,參與未獲獎1學分。

大學生科技創新基金項目

主持人2學分,參加人1學分

公開發表與專業相關的學術作品

每千字計1學分

參加學校或學院統一組織的其他課外活動

一等獎2學分,二等獎1學分

第八學期統一錄入“創新創業實踐”課程學分。學分錄入時,由學生本人提出申請并提供證明材料,由學院團委作出認定、負責錄入。對于作品類競賽項目,獲獎的須提供獎勵證書,未獲獎的須提供學院團委或學校相關部門出具的參與證明及參賽作品。對于非作品類競賽項目,獲獎的須提供獎勵證書,未獲獎的須提供學院團委或學校相關部門出具的參與證明及現場參與活動的圖片。大學生科技創新基金項目須提供立項證明及結項成果。公開發表與專業相關的學術作品須提供出版物原件。

(二)教學進程

學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R
















=

=

=

=

=

=




















=

=

=

=

=

=











I









=

=

=

=

=

=











Θ

Θ








=

=

=

=

=

=


















=

=

=

=

=

=





I

I

I













=

=

=

=

=

=


















=

=

=

=

=

=

Φ

Φ

Φ

Φ

Φ

Φ

Φ

Φ

Φ

Φ

Φ

Φ

Φ

Φ

Φ

Φ




--

--

--

--

--

--

--





























說明: 理論教學      R 入學教育       軍訓       考試
    =
假期       ″ 課程設計      Θ 金工實習      Ω 電子實習
    I  
其它實習      △ 實驗、實訓      S 社會實踐      D 社會調查
    L
公益勞動          Φ 畢業設計(論文)

(三)教學數據統計

項目

學期

合計

理論教學周數

15

19

18

17

17

16

17


119

集中安排實踐教學周數

3


1

2

2

3

2

16

29

安排總學分

24.25

32.25

20.25

24.25

27.25

23.25

13.25

16.25

181

必修理論教學環節

安排門數

9

12

9

6

5

7

2

1

51

安排學時

368

508

316

204

192

232

40

8

1868

安排學分

21.25

30.25

18.25

11.25

11.75

14.25

2.25

0.25

109.5

周學時

24.5

26.7

17.6

12

11.3

14.5

2.4


109

專業選修課

安排門數


1


5

5

2

3


16

安排學時


16


160

192

80

112


560

安排學分


1


10

12

5

7


35

實踐環節

獨立設置環節數

2

1

3

3

3

2

3

1

18

安排學分

3

1

2

3

3.5

4

4

16

36.5

八、輔修專業教學計劃

課程編号

課程名稱

考核方式

學分

學時/周數

開課學期

備注

講授

實驗

上機

實踐

266000002

元素化學

考試

1.5

24

24




3


266000103

無機化學B

考試

3.5

56

56




1


266000105

有機化學A1

考試

2.5

40

40




3


266000106

有機化學A2

考試

2

32

32




4


266000110

分析化學B

考試

2.5

40

26

14



2


266000111

物理化學A1

考試

3

48

48




3


266000112

物理化學A2

考試

2.5

40

40




4


266115105

化學反應工程

考查

2

32

32




5


266115107

化工原理B

考試

4.5

72

72




5


266129101

儀器分析

考試

3

48

48




5


266129102

材料化學

考試

2

32

32




6


266129103

結構化學

考試

2

32

32




5


266129104

電化學原理與應用

考試

2

32

32




6


266129105

工業分析

考試

2

32

32




6


266129106

工業催化基礎

考試

2

32

32




7


學分/學時(周數)合計

37

592

592

14





學生完成所有規定的教學環節學習,成績合格,由學校頒發輔修專業結業證書。

九、專業培養目标與畢業要求相關矩陣

培養目标

畢業要求

培養目标

(一)

培養目标

(二)

培養目标

(三)

培養目标

(四)

畢業要求1




Ö

畢業要求2


Ö



畢業要求3


Ö



畢業要求4


Ö



畢業要求5


Ö



畢業要求6

Ö




畢業要求7

Ö




畢業要求8

Ö




畢業要求9



Ö


畢業要求10



Ö


畢業要求11


Ö



畢業要求12




Ö

十、課程體系對畢業要求的支撐關系矩陣

課程名稱

畢業要求

要求1

要求2

要求3

要求

4

要求

5

要求

6

要求

7

要求8

要求9

要求10

要求11

要求12

思想道德與法治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形勢與政策(1)-(8)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大學英語(1)











大學英語(2)-(3)












體育(1)-(4)












軍事理論












大學計算機












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











大學生就業指導












創業基礎










勞動教育(1)-(2)











國家安全教育












高等數學A(1)-(2)











線性代數











概率論與數理統計











大學物理B












電工學B

Ö












工程制圖與CAD基礎A











元素化學


Ö

Ö










無機化學B

Ö

Ö











有機化學A(1)-(2)

Ö

Ö











分析化學B

Ö

Ö



Ö








物理化學A(1)-(2)

Ö

Ö











儀器分析




Ö

Ö








材料化學

Ö


Ö










化學反應工程

Ö

Ö

Ö










化工原理B

Ö


Ö










結構化學

Ö



Ö









電化學原理與應用


Ö


Ö









工業分析


Ö











工業催化基礎

Ö


Ö










企業管理與技術經濟分析






Ö

Ö






化工導論








化工設計基礎

Ö


Ö

Ö


Ö







信息檢索與網絡資源利用









化學實驗室安全與環保







Ö



Ö



今日化學




Ö




Ö




Ö

分離化學與技術


Ö


Ö









精細化工工藝學


Ö


Ö







Ö


實驗設計與化學信息



Ö


Ö








能源化學






Ö

Ö






環境化學






Ö

Ö






新型功能材料






Ö






Ö

科技英語





Ö

Ö







食品安全與分析






Ö

Ö

Ö





超分子化學


Ö



Ö








生物質化學品







Ö





Ö

軍訓









Ö




金工實習B








Ö





無機化學實驗B

Ö


Ö










有機化學實驗A(1)-(2)

Ö


Ö










物理化學實驗A(1)-(2)

Ö


Ö










化工原理實驗B




Ö

Ö








儀器分析實驗




Ö

Ö








工業分析實驗



Ö










應用化學綜合實驗



Ö

Ö








Ö

精細化學品設計與開發

Ö

Ö

Ö


Ö

Ö




Ö

Ö

Ö

生産實習


Ö

Ö



Ö

Ö

Ö

Ö

Ö


Ö

工業催化課程設計

Ö

Ö

Ö


Ö

Ö




Ö

Ö

Ö

畢業設計(論文)

Ö

Ö

Ö

Ö

Ö

Ö



Ö

Ö

Ö

Ö

認識實習



Ö



Ö

Ö

Ö





物理實驗B




Ö









十一、方案制定人員

負 責 人:劉金彥、李冬梅

筆:郭小惠、郝燕

員:周建梅、袁春華、趙文玉、楊慧敏、武宇航、宋美婷

同行專家及企業專家:高峰(包頭鑫峰科技有限公司),顔梅(濟南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宋冰蕾(江南大學材料與化工學院)

方案審核:李松波、郭貴寶

 

上一條: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培養方案

下一條:澳门新浦新京娱乐英語四六級考試考生須知

Baidu
sogou